可视域分析是在栅格数据的表面,对于一个或者多个观察点,基于一定的相对高度,提取给定长度范围和方向范围内所能看到的区域,并将分析结果输出为一个栅格数据集。
应用实例
打开“ExerciseData/RasterAnalysis”文件夹下的“Terrain”数据源,其中有分辨率为5米的 DEM 数据,我们用此数据来做示例。
或者在工具条中使用导入功能导入观察点。对话框上方的工具条提供了“鼠标单击加点”按钮、“全选”按钮、“反选”按钮、“删除”按钮、“导入”按钮、“导出”按钮和“统一设置”按钮。
附加高程:观察点高出栅格表面的相对高度。比如在地图上选择的点的高程为430米,附加高程值为100米,则分析点的高程为530米。默认值为0。
观测半径:用来设置可视域分析时的长度范围。可视域为以观察点为圆心,此数值为半径的圆形区域。系统默认0,表示使用栅格表面数据集的最大范围。
起始角度和观察角度:用来设置可视域分析的方向范围。起始角度为0度,表示从正北方向开始,按照顺时针方向搜索,达到最大观察角度时停止。默认最大观察角度为360度。
数据源:列出了当前工作空间中的数据源。需要选择分析结果要保存的数据源。
数据集:设置结果保存的数据集。需要输入结果保存的数据集名称。
共同可视域:当有多个观察点时,需要设置可视域的为各个观察点的并集还是交集。勾选“共同可视域”表示分析结果取所有观察点的交集,否则取并集。
将结果数据集添加到当前地图窗口中:选中此项,表示分析完成后,结果数据集会自动添加到当前地图窗口,否则不会自动添加。
执行完成后自动关闭对话框:选中此项,表示分析完成后自动关闭可视域分析对话框,否则不会关闭。
![]() |
图:可视域分析结果 |